Site Logo

骨枯 / 骨骼缺血性壞死

所謂的「骨枯」,正式名稱為「骨骼缺血性壞死」(avascular necrosis),原因是骨骼缺乏血液循環,導致部分骨質慢慢凋亡。

很多原因可以令血管受破壞,例如酗酒、血管發炎、血管收窄、嚴重的潛水減壓症、輻射後遺症或血管因外物受阻等。此外,大眾較為認知的骨枯風險因素,便是長期服用極高劑量的類固醇。

臨床上,有機會受影響的關節包括︰

髖關節

肩關節

膝關節

手腳之小關節等

值得一提的是,長骨末端的遠端部位最容易受侵襲,尤其是軟骨面豐富的關節,例如膊頭、髖關節及膝蓋關節等,患者更可同時在多於一個部位出現病變。

常見病徵

患者初期沒有任何病徵,其後會感到關節疼痛和軟弱無力,由於無法受力,最終導致肌肉萎縮和嚴重關節炎。臨床上,不少患者在出現徵狀而接受連串檢查時,病情可能已屆中晚期,關節甚至可能已經下陷及變形,這時即使接受治療,已受損的關節也難以逆轉。

對患者的影響

病者可因長期關節痛楚而導致活動能力減少,肌肉委縮,嚴重者日常生活亦需別人幫助。長期痛症亦可令患者情緒低落。

診斷方案

醫生會利用X光、磁力共振或同位掃描診斷骨枯症。

治療與藥物選擇

目前,骨枯並沒有藥物可以醫治,藥物主要用於消炎止痛而醫學界仍未有一個根治的方法。患病初期,病人可透過做減壓手術core decompression治療或切除壞死組織並進行新骨移植,病情嚴重者或需要更換人工關節。

所謂的Core Decompression手術,方法是在受影響的骨骼上開一個適當的洞,釋放骨髓內的壓力,從而增加骨骼的血液供應,達到減少由血管閉塞引致的血液供應不足。

護理需知

患者應盡量休息,避免勞損,適當的物理治療亦有一定幫助。

John Doe

M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