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常見問題

基金會的義務醫生會回答你的問題,但資料及內容只供參考,並不能取代主診醫生的專業意見或診斷。請聯絡您的主診醫生並向他提出您的疑問。

提問

    請留意基金會顧問團隊不會直接回覆你的提問,所有回覆將會將貼於本會的網頁上。

    網頁的資訊及顧問團隊的回覆只供參考。如有任何疑問,請咨詢你的家庭醫生。

    • 生物製劑
    • 藥物
    • 類風濕性關節炎

    請問醫治類風濕關節炎,打生物製劑和口服標靶藥副作用有何分別? 後者是較新的藥物,但是否相對上皮膚注射更容易受感染? 可否直接以口服標靶代替生物製劑呢?

    現時有數種不同類別的生物製劑和一種口服標靶藥可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所以就副作用方面來將這些藥作直接比較是困難的。一般而言,這些藥最需關注的副作用是感染風險的增加。所有正接受這些藥的患者應留意任何感染的跡象和症狀,包括發燒、失去胃口、體重減輕等等。

    任何患者若使用口服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後未能產生療效,可選擇生物製劑或口服標靶藥。

    • 治療
    • 生物製劑
    • 類風濕性關節炎

    生物製劑是否對久醫不治的類風濕病人最後選擇? 這與口服藥物副作用有何分別? 對年紀大的類風濕病人是否可試?

    對用一般改善病情抗風濕藥未能有效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來說,生物製劑無疑是其中一項治療選擇。現時有近10種不同的生物製劑可供選擇。生物製劑的副作用之一是增加感染風險,但這風險並非異常高。雖然年長患者用生物製劑應較緊密監察副作用,但他們仍可受惠於生物製劑的療效。

    • 治療
    • 痛症
    • 藥物
    • 類固醇
    • 類風濕性關節炎

    家母兩年前確診類風濕關節炎,但醫生說屬於隱性一種。 其病情一直由政府醫生跟進,每日一次Arava 20mg,每星期一次6粒甲胺碟呤,本年5月醫生認為其病情穩定減至每日一次Arava10mg,但10月開始持續膝痛、手肘痛、腳指痛、頸痛,於10月尾自行加回每日一次20mg藥物,但痛情況仍然持續。 請問現在如何是好? 政府醫生要明年先可覆診,私家又未能負擔,政府健康院醫生又唔肯處方風濕藥。 請問我們可自行食類固醇嗎?

    風濕科藥物是由風濕科專科醫生按患者病情而處方的,即使病情有變,患者也不應擅自增加藥物劑量或加服其他藥物,如類固醇,這是非常危險的舉動。若未到風濕科覆診日期而病情轉差,應到普通科門診或急症室尋求協助,當值醫生會按患者當時病況,有需要時會為患者寫上新病歷資料,讓他交回相關專科診所跟進,以便評估是否有需要提前覆診。

    • 檢查
    • 症狀
    • 痛症
    • 系統性紅斑狼瘡

    你好!本人33歲男士,最近一個多月因爲淋巴腫和雙腳(腳踝和膝蓋)持續微痛,去了看醫生。吃了抗生素和消炎葯,雙耳下淋巴變小了。抽血結果如下,風濕科醫生說我附合了三個條件,但未能確診紅斑狼瘡,很擔心。最近幾天心口偶爾出現紅斑,大概三四十分紅鐘後消失,小許痕/痛。大腿內側吃了抗生素後開始出現紅斑,不痕癢,兩星期也沒有散,醫生說不像紅斑狼瘡的紅斑但不能排除。暫時面上沒有出現紅斑。經常睡不好和少許喉嚨痛。這可能是病初發時的樣子嗎?是得了紅斑狼瘡但未有病發水嗎?謝謝 嗜中性球 高 4.93 淋巴球 低 0.844 c3 低 74mg/dL c4 正常 18mg/dL 類風濕因子 高 34.7 IU/mL ANA 1:40 homogeneous anti-dsDNA 0.1 IU/mL negative anti-ENA profile 全negative 腎功能:肺x-ray結果正常 會多做一些血液測試,等待結果中

    同意你的風濕科醫生的意見,據你目前的徵狀和血液檢驗結果並未足以完全確診是紅斑狼瘡,因為面部紅斑和關節痛的典型徵狀並沒出現。建議你繼續由你的風濕科醫生跟進病情,若有任何新的徵狀應告知醫生。

    • 檢查
    • 症狀
    • 系統性紅斑狼瘡
    • 評估
    • 類風濕性關節炎

    本人21歲,5個月前頸部淋巴發炎去看私家醫生,食了抗生素導致藥物敏感,因此淋巴的問題暫時擱置了,直至一個月前抽淋巴組織驗,醫生預測無大礙,但淋巴依然有少許腫,超聲波顯示並未消散。 除了淋巴問題,4個月前小腿開始水腫,早上起床時不腫,坐一會兒就開始腫,按下去有明顯凹位,很久才恢復原狀。公立醫院排期看內科,抽血結果發現血小板低於正常水平,血脂過高,醫生推測免疫系統失調,懷疑類風濕症和紅斑狼瘡,但未有下藥。有時手心手背會起紅點一片片,大概15分鐘左右自動散去,發熱,但不痛。雖然肢體未見僵硬,但擔心是類風濕證初期,故而未有明顯病徵病狀。 公立醫院醫生並未給予任何藥物或治療,直至3個月後再抽血複診,但我非常擔心這段期間身體會繼續惡化或耽誤治療。請問淋巴發炎,水腫,血小板,血脂等問題是否跟類風濕症有關?

    找出導致淋巴發炎、水腫和血小板低的原因是必要的。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

    當對一些病人的診斷未能確定時,醫生能做的是監察任何症狀的進展或血液異常,以及重複一些檢查包括血液檢驗。檢驗尿液當中有否蛋白對知道是否因腎臟問題引致水腫亦有幫助。

    如果你的症狀惡化或出現新的問題,便應求診。

    • 檢查
    • 症狀
    • 痛症

    最初不適為頸痛,發熱,四肢有麻痺感覺……看了家庭醫生說可能感冒影響。食藥後未有好轉,轉介到醫院內科驗血發現白血球數比正常高,醫生未有判斷病因。 最近兩星期,咽喉位置腫,四肢關節及頸有腫痛,肌肉無力,疲倦及非常大汗,請問會否是風濕病病徵?

    根據你描述的徵狀,出現四肢關節腫痛,所以不能排除有患風濕病的可能。但基於你亦出現其他徵狀,如喉痛、疲倦和出汗,這可能是其他疾病導致。如果你的症狀持續或沒完全消除,建議你應繼續求診。

    • 檢查
    • 治療
    • 系統性紅斑狼瘡
    • 藥物
    • 類固醇

    我的女兒16歲剛於三個月前確診SLE, 這幾天她有傷風喉痛, 我應該帶她看家庭醫生或到覆診的醫院檢查 ? 她仍服用類固醇+抗虐疾+消炎藥, 要特別要告訴醫生嗎 ? 謝謝!

    由於你女兒是出現傷風喉痛症狀,故向家庭醫生求診較為合適。不要等下次專科覆診時才見醫生。前往見家庭醫生時應帶同現正服用的藥物,因為他應需知道病人正服用是那類藥物而提供適當治療。

    • 痛風
    • 藥物
    • 飲食

    本人是一位嚴重的痛風病患者,之前吃了尿酸虊產生葯物敏感,導致皮膚出現紅珍,要待紅珍過後才能醫治痛風. 請問除了喝水外,可有何食療以舒緩痛風?

    痛風病患者需要注意飲食,長遠要以低嘌呤飲食來控制病情。低嘌呤飲食是指減少或避免進食紅肉、內臟、海鮮或飲用含糖飲品、酒和啤酒,應進食多些蔬菜。如想知道多一些痛風的資訊,請瀏覽本會網站。

    • 檢查
    • 系統性紅斑狼瘡
    • 藥物

    本人持續面上兩邊出現紅塊, 而同時間會好痕、好乾。皮膚醫生一般都診斷為濕疹。但我長期食藥及用藥膏也沒有多大改善。我想請問一下如果我想驗血確定自己是否紅班狼瘡請問可以以什麼途徑方法驗到?及紅班狼瘡是否不會痕的?謝謝。

    你或許想向皮膚科及/或風濕科專科醫生求診,相關專科醫生名單可在香港醫務委員會網站內註冊醫生名單網頁中找到。如想知道多一些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資訊,請瀏覽本會網站。

    • 痛症
    • 類風濕性關節炎

    本人21歲,我看醫生,醫生說我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於是排仁濟骨科,因為要一年後先排到,但是我每天都會關節痛,我就去了工聯會看骨科他說,我要去看風濕科,他也幫不了我,叫我出去交完錢就讓我走,那我到底是要看風濕科還是骨科?可是我只有排骨科,到時要看風濕科,會不會又要重新排過?我想知道除了政府的骨科,我還可以有什麼選擇?私家醫院嗎?

    似乎你是焦急於想確定自己是否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你可在香港醫務委員會網站內註冊醫生名單網頁中找到私家風濕科醫生的名單。如想知道多一些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資訊,請瀏覽本會網站。

    • 系統性紅斑狼瘡
    • 計劃生育
    • 類固醇

    醫生你好,我患sle 已三年,情況穩定,已得到風濕專科批準可以懷孕,那我和先生去家計會做懷孕前檢查,因我小時候在內地沒接種麻疹,德國麻疹疫苗,家計會醫生雖知我長期有服用類固醇,但建議我考慮接種,那我打了后才上網查到原來sle是不建議打的,我們有點後悔,他們跟我説要暫停一個月凖備懷孕,現在已過一個月了,那我可以再準備還是要做點什麼呢?

    你應依從你的醫生建議來計劃懷孕。如果你的病情有變便應立即向你的風濕科專科醫生求診。

    • 檢查
    • 症狀
    • 類風濕性關節炎

    本人年過60歲,抽血報告顯示"Rheumatoid Factor (CMIA) negative 有42. 不知是否有類風濕關節炎嚴重超標.我是否需要再做一份更詳細的抽血檢查?? 我現時是否需要吃藥???

    典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徵狀是超過六星期的持續手關節炎。手部晨僵超過三十分鐘,可至數小時。 而一些檢驗可支持診斷: 類風濕因子(RF)陽性、抗環瓜氨酸抗體(Anti-CCP)陽性、高指數的血沉降率(ESR)或高指數的C-反應蛋白(CRP)。你應與你的家庭醫生商討,看看是否有需要作進一步檢驗。有關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進一步資料,可瀏覽本網站。

    • 檢查
    • 症狀
    • 痛症
    • 類風濕性關節炎

    我的雙手十指關節都有痛的現象,但間中也會感覺不痛1,請問是否關節炎還是风濕病。謝謝!

    典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徵狀是超過六星期的持續手關節炎。手部晨僵超過三十分鐘,可至數小時。 而一些檢驗可支持診斷: 類風濕因子(RF)陽性、抗環瓜氨酸抗體(Anti-CCP)陽性、高指數的血沉降率(ESR)或高指數的C-反應蛋白(CRP)。你應與你的家庭醫生商討,看看是否有需要作進一步檢驗。有關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進一步資料,可瀏覽本網站。

    • 痛症
    • 評估

    我兩個膝蓋經常腫痛會是風濕病嗎

    風濕病是泛指涉及骨骼、關節和肌肉疾病的統稱。
    你應向你的家庭醫生求診以就你的雙膝痛情況作全面評估。
    如想知道多一些特定風濕病的資訊,可瀏覽本網站。

    • 系統性紅斑狼瘡

    我患有红斑狼疮十四年 想搵專科醫生 那麼我應該睇什麼專科?

    如果你的紅斑狼瘡病情已經穩定,你可向家庭醫生或內科醫生求診。否則,你或可向風濕科專科醫生求診。

    • 檢查
    • 治療
    • 系統性紅斑狼瘡
    • 計劃生育
    • 類固醇

    醫生你好,我患SLE已經差不多三年了,前兩年半在廣州看病,當時驗血資料是我們保存的,最近半年在港公立醫院看了兩次醫生,我都很穩定,因為想要BB詢問醫生最後答應可以準備,我們無比開心,但最近我看我以前在廣州的抗體檢查單(有很多),我發現我大半年前吧,我抗SSA抗體是(-),但RO-52抗體(+)有時我見(++)但其他都是陰性,除ANA是1:100,我知道抗SSA抗體是有機會令胎兒心臓出現問題,但我只有抗Ro52陽性,所以我是否等如SSA一樣會令胎兒出現心臟問題呢,如果是有影響,我們應該怎樣做?可否有藥物及治療令機會減低呢?謝謝

    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並且帶有anti-Ro/SSA或 anti-La/SSB抗體的母親,她們的下一代是有可能出現先天性心臟傳導阻塞。如果這些母親是第一胎懷孕或之前所生的嬰兒是健康的,那麽新生兒患有完全心臟傳導阻塞的風險機率是百分之二。但若之前所生的嬰兒是患有完全心臟傳導阻塞或新生兒皮膚紅斑狼瘡症,相關風險機率則會相對分別提高10陪和5陪。慣常所指的Ro抗原是60 kD,而另一抗原52 kD雖已被識別出,但其重要性仍是具爭議的。

    對於用何種檢驗或檢驗頻次以查出胎兒是否有心臟傳導阻塞問題,目前並無正式指引,但通常會建議定期用多普勒胎兒超聲心動圖來檢查。一旦驗到胎兒有第二度心臟傳導阻塞,便應在可行情況下盡早給孕婦處方氟化糖皮質類固醇作產前治療。對於有第三度心臟傳導阻塞的胎兒,便要安裝心臟起搏器。而母親則應盡早開始服用抗瘧疾藥。

    • 檢查
    • 痛症

    本人55歲,約二年前,左手中指第一節位置有痛,且微曲,曾經到肌腱醫生求診,診斷為關節囊有水,服藥後手指不痛了,但手指仍是屈曲。手指關節疼痛的現象,逐漸延至右手的中指,食指及左手食指。應該向那科醫生求診呢!

    你可向骨科或風濕科專科醫生求診。

    • 系統性紅斑狼瘡
    • 藥物
    • 評估
    • 類固醇

    本人先生被診斷為免疫系統病,名為 "IGG4" 病徵為炎症旨數長期高於150, 血色素低至8-9, 時常發燒及盗汗,肺有花點。經過長時間服用頪固醇仍沒有多大好轉,醫生建議用Rituxuab, 本人很想知道是否適合,並想了解有沒有病人統計服此箹旳副作用如何。 因醫生表示患IGG4 的病人比較少,只能用紅斑狼蒼的病人服此箹後才參考。請問你們有沒有醫治 IGG4 的病人經驗。

    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疾病(IgG4-RD)是一種日益獲得重視和瞭解的免疫介導疾病。此病常見特徵包括受影響器官會有似腫瘤性的腫脹增大和IgG4陽性淋巴漿細胞浸潤。此外,在六至七成患者血清中IgG4濃度有升高現象。目前還未有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疾病的既定理想治療。一系列個案顯示對於那些用糖皮質激素或其他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 IgG4-RD 患者中,用Rituximab(B細胞清除療法)來治療,多數都有療效。但是 Rituximab 尚未在 IgG4-RD 患者中做隨機試驗的療效評估。對於不可用 Rituximab 的患者,免疫抑制劑如azathioprine 或 mycophenolate mofetil 是作為潛在糖皮質激素減少劑的二線藥物的合理選擇。然而相對於其他藥物,這些糖皮質激素減少劑藥物的效果在IgG4-RD尚未有足夠評估來清晰界定。你應與你的醫生詳細討論以考慮治療的選擇。

    • 治療
    • 症狀
    • 評估

    先是左腳內有震動,三星期後蔓延至右腳,兩星期後膝關節無力,現在蔓延至 坐骨同髖關節都有癮痛伴有全身不明震動,手腳無力感,請問要看什麼科

    你的症狀並不與任何一種風濕病的病徵相似。你或可向家庭醫生或內科專科醫生求診以作病情的綜合評估和跟進的治療計劃。

    • 乾燥綜合症
    • 檢查
    • 治療
    • 評估

    你好! 我今年30歲, 已經有眼乾問題1年多, 在進食時口腔亦好似沒有太多口水,需要飲水吞下去. 我到診所進行類風濕及免疫系統病血液測試, 指數正常,ANA為陰性,但當中Anti-La(SS-B)為陽性. 醫生說我有機會患上干燥综合症 (Sjögren's syndrome). 我想問我應該做什麼測試可以再確診是否患上乾燥症? 由於工作需要長時間望強光, 對於病情有沒有影響? 謝謝!!

    乾燥綜合症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炎性疾病。此症的特徵是淚腺和唾液腺分泌功能下降導致眼乾和口乾。此外,其它各種各樣影響身體器官或器官系統的疾病徵狀也可能出現。通常要確診此症的檢驗除了血液檢驗外,還包括經眼科進行的淚液分泌測試和經耳鼻喉科進行的下唇小唾液腺活組織檢查。你或需要向風濕科專科醫生求診以作病情的綜合評估和往後的治療計劃。目前並無證據顯示望強光對於病情有影響。有關乾燥綜合症的多一些資料可瀏覽本會網站。

    John Doe

    M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