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常見問題

基金會的義務醫生會回答你的問題,但資料及內容只供參考,並不能取代主診醫生的專業意見或診斷。請聯絡您的主診醫生並向他提出您的疑問。

提問

    請留意基金會顧問團隊不會直接回覆你的提問,所有回覆將會將貼於本會的網頁上。

    網頁的資訊及顧問團隊的回覆只供參考。如有任何疑問,請咨詢你的家庭醫生。

    • 檢查
    • 症狀
    • 評估

    今年22歲女,之前試過有免疫系統相關疾病,會引發濕疹,上星期開始膝頭偶爾陣痛,情況有輕微亦有嚴重到差不多要跪落地下,剛開始以為是膝頭受涼原因,但也想去看醫生了解原因,應該睇風濕科還是骨科比較適合? 謝謝

    單憑文字描述比較難斷定是哪一科的問題,建議可以先看看相熟家庭醫生,了解病歴史,例如病發前有沒有創傷等再進行轉介。亦可以直接看骨科或風濕專科,如果發現不屬於該科,專科醫生也可以先安排有關抽血或X光檢查等,然後再作出適當轉介。

    • 症狀
    • 藥物

    看皮膚專科臨床證實患天皰毒瘡, 驗了血, 下星期先出報告有否乙肝帶菌, 昨天醫生叫開始食30克/日PREDNISOLONE。請教假設TOUCH WOOD我是帶菌者, 這幾日已開始食類固醇, 會否引起急性肝炎? SO WORRY!定話醫生係心裡有數呢? 因為醫生有講過食PREDNISOLONE無食抗病毒藥會激發急性肝炎。謝謝你

    天皰瘡(天疱瘡) 是一種皮膚自體免疫水疱疾病,在香港是屬於皮膚科疾病。以下是皮膚科醫生的回覆:

    如果確診是乙型肝炎帶菌,要馬上看腸胃肝臟科醫生,服食抗乙肝病毒藥物,只要馬上服食抗病毒藥,定期監察肝功能,危險性不高。

    • 檢查
    • 症狀
    • 評估
    • 類風濕性關節炎

    家人10/19覆診時,醫生話血色素升返,9.4⋯⋯但都係貧血。 胃藥pantoprazole 40mg依然一日兩次…..食胃藥真係難吸收營養,成個人瘦弱…..都唔知幾時先唔洗食胃藥,醫生話下次照胃鏡到時先知,但醫生開左幾個月胃藥,再係咁食胃藥,真係唔想像到家人身體狀況。今日在HA app 見到血液報告,CRP:124,platelet:733,MCV:74.9,MCH:23.6,MCHC:31.5,RBC:3.98,HCT:0.298,RDW:26,MPV:7.5,Ferritin:2444 (之前幾次驗血都係三百幾,咁係咪身體有炎症?係咪需要入院?,Albumin:28g/l (係咪白蛋白低佢腳會水腫痛?) 我依家好擔心家人身體有問題而醫生察覺不到….. (就係之前開消炎止痛藥攪到佢胃出血都冇理,血色素7.7,醫生仲要無視呢啲數據仲俾佢出院,在覆診專科家庭醫生見到報告講我哋先知胃出血導致貧血,雖然未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個陣醫生都有提過大機會係)

    貧血本身可以有很多原因,例如長期的炎症、腸道出血等等。如果胃鏡確定有胃出血,一般都會建議暫時停服消炎止痛藥。如果懷疑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建議應在確診後盡早與主診醫生商量服用合適的抗風濕藥,以對症下藥,找出治本方案。

    • 症狀

    你好, 我每天 早上起床 腰骨 僵硬 而且很痛。要 扶著慢慢起床之後 忍痛伸展一輪 才 復原 。起碼要 半小時 是不是屬於晨早僵硬呢 奇怪的是如果我半夜四五點起床是沒有這麼僵硬的 但我 再 回睡到七八點或九點 就 有這問題 為什麼呢

    根據病人所描述的病徵同晨僵吻合,但要配合臨床實際檢查才可以做到真正的臨床判斷。建議找相關醫生跟進。

    • 症狀
    • 痛症
    • 皮肌炎與多肌炎

    本人32歲女,2021年打完兩劑復必泰後,2022年面部有間斷性發紅發熱,不痕不癢,看過專科醫生後診斷為玫瑰座瘡,經過6星期以上口服抗生素及3次激光治療後情況有稍為改善,但同年6月面部近髮線位置出現連著的紅斑及小許突起,有甩皮,手部關折內摺位有濕疹病癥,轉另一位醫生診斷為濕疹及貓癬,開了藥膏搽了兩周都未有明顯改善,及後每兩周注射生物制劑dupixent ,一共注射了14次,濕疹都未有明顯改善,面部額頭,眉位,眼肚,嘴邊四周,髮線都出現紅斑,嘴部四周更有甩皮現象,我是受熱後才會出現紅斑的,醫生經驗血後再轉介去看類風濕專科,初步類風濕醫生診症為紅斑狼瘡,需再抽血及驗尿液查,服用了兩周口服低劑量類固醇及金雞納後,情況都未有改善,之後報告指出MDA5 抗體為Borderline(ILD),其他及尿液樣本皆為正常negative ,請問我是否確診了皮肌炎?謝謝

    皮肌炎的確診並非單靠MDA5 抗體是否呈陽性,還要靠一些臨床表徵,包括四肢近端肌肉對稱性肌肉無力,典型的皮膚症狀,血清中肌肉酵素明顯升高,肌電圖異常,肌肉切片有發炎性病變等。現附上皮肌炎小冊子,希望有助你明白皮肌炎如何診斷及相關治療。

    皮肌炎小冊子: https://www.hkarf.org/wp-content/uploads/2020/01/Dermatomyositis-Polymyositis_2017.pdf

    • 2019冠狀病毒病
    • 症狀
    • 系統性紅斑狼瘡

    醫生你好,本人太太係2022年8月時接受第二次復必泰疫苗注射,結果10日內就出現發燒以及癱瘓情況,頸部以下冇辦法活動。 但時候住院10日後退燒回復活動能力,醫院未能找出根源所以就出院。 上年12月尾突然又出現癱瘓的情況,但未有發燒。送院後久久未能痊愈,後來醫院回復我太太有紅斑狼瘡導致癱瘓。 我太太一直都唔知道自己有紅斑狼瘡,直至這一次發病。 現在5月,太太除咗清醒之外,身體行動力依然非常低,包括大小便都需要我照顧。 我希望可以知道究竟是否有什麼原因做成突發紅斑狼瘡發作,而且咁嚴重的發病可以如何處理? 我同太太對呢個突發的病感到非常氣餒,目前我大部分時間都要留下來照顧太太。希望各位可以提供意見目前有冇比較有效的治療方式等我可以同醫院了解一下。 謝謝。

    紅斑狼瘡是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是用來攻擊外敵(如病毒、細菌等),但紅斑狼瘡症患者的免疫系統失調,錯誤攻擊自己身體的正常器官,引致慢性發炎。研究資料顯示,某些因素可以增加患上紅斑狼瘡的機會,如遺傳因素,女性賀爾蒙及紫外光或長期服用某一些藥物等。亦有一部份患者病發是原因不明的。紅斑狼瘡的臨床徵狀有多種,可輕可重,而治療方案亦因人而異。可瀏覽本網站的紅斑狼瘡小冊子,內有各種治療方法及概覽,讀後希望你能夠多加了解此病及幫助你與醫療團隊溝通,制定適合太太的治療方案。

    • 強直性脊椎炎
    • 症狀

    醫師好,想請問痤瘡和強直性脊柱炎是否有聯系?痤瘡丙酸杆菌 (Cutibacterium acnes)能夠刺激皮膚細胞分泌促炎因子,例如腫瘤壞死因子-α (TNF-α)、白細胞介素(IL) 和基質金屬蛋白酶(MMP)。想請問能否說明痤瘡丙酸杆菌跟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生有關聯性?THX

    暫時未有很有力的醫學研究顯示痤瘡丙酸杆菌 (Cutibacterium acnes) 和強直性脊柱炎是有因果的聯系。

    • 檢查
    • 症狀
    • 系統性紅斑狼瘡
    • 藥物

    我女兒2022年12月確診SLE,服用抗排斥藥TACRO, 和類固醇有1年,2023年3月持續發燒,入院多次找不到感染跡象,醫生建議照PET CT SCAN查找, 結果發現有幾處淋巴結腫脹活躍,最大不夠2cm,聽說TACRO抗排斥藥與淋巴癌有關,現在女兒1個月了,她仍然持續每天斷續發燒,疲倦,氣喘,持續消瘦。 應否停服TACRO?改其他藥物? 停服TACRO淋巴結會否回覆正常?還是要取出化驗?

    謝謝你的諮詢。

    女兒持續發燒一個月,持續體重下降,身體已發出警號。這種情況需要盡快向清楚女兒患病背景的主診醫生求診。

    • 檢查
    • 生物製劑
    • 症狀
    • 痛症

    我剛確診貝賽特氏症(白賽病),主的病徵包括: 1)長達近30年持續口腔性潰瘍,近期發病頻率上升至每月大約 25天; 2) 長達20年持續性眼睛發炎; 3)約4年手指晨僵及關節疼痛。 本人現在政府醫院風濕科就診,首次服用控痛風藥( colchicine tablet 0.5mg,每日一粒),現已服用2週, 但無明顯效果。 據網上治療白塞病資料顯示 ,目前生物製劑(TNF-a)對控制病情較為理想。由於政府醫院輪候需時, 本人十分擔心延誤病情 ,我想到私家醫生看病, 及早接受治療,由於該病患罕見,故特向 貴會請教下列問題: 1) 根據我的病情,通常醫生會釆用生物製劑治療方案嗎? 如果可以釆用,是否會要求病人檢查肺及肝功能,確定沒有肺結核及肝炎方可用藥? 我之前已經在醫院進行了一系列的血液檢查, 結果一切正常。 2)本人血糖偏高,用生物製劑合適嗎?

    謝謝你的諮詢。

    根據你所提及的狀況,相信要到診症室跟主治醫生見面,探討詳細的病歷及血報告,才可給予治療方案的意見。

    如採用生物製劑,要進行治療前的檢查,包括隱性肺癆測試,心電圖以及一些有關免疫系統及乙型丙型肝炎的血液檢查。

    一般而言,糖尿病與生物製劑治療並沒有衝突。

    如果你現在的病徵病狀反覆,建議你盡早尋求風濕專科醫生的協助。

    • 症狀
    • 系統性紅斑狼瘡

    紅斑狼瘡所引發的淋巴結腫大及頭痛可以如何處理?因為未達確診標準,目前只有celebrex消炎藥可食。

    淋巴結腫大及頭痛可以由各種原因引起:感染性疾病(如肺結核病) 、血液疾病(如淋巴癌) 或自身免疫系統疾病 (如紅斑狼瘡) 。因不清楚你目前情況,如有沒有抽取淋巴組織化驗以確診,建議和主診醫生確認沒有其他問題,才可以把病徵歸為紅班狼瘡或其他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所引發。如排除了感染性疾病和血液疾病的可能性,並確診患上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狼瘡) ,消炎藥可在需要時服用減輕病徵,但長遠要使用其他藥物,來控制整體病況,減少復發機會。

    • 2019冠狀病毒病
    • 檢查
    • 症狀
    • 痛症

    本人46歲, 1月中打完第一針疫苗兩週後, 開始有晨僵, 雙膝關節和足踝有問題, 2月中打第二針後, 雙手手指關節一直痛, 手踭也有些痛, 不過手指關節最痛和最影響生活, 看過風濕科, 3月中時驗血, ESR 45, 跟著到4月尾再驗血 ESR 29, 雖然已回落, 但手指痛沒有減少, 同時不知是否我一直食消炎止痛藥, 才令ESR 指數下降, 而不能反映真實狀況。到現在已痛了5個月, 雖然手指沒有腫也沒有變形, 我還在擔心是否真是呈陰性類風濕, 醫生也建議過可以照 MRI, 但MRI 收費非常昂貴, 所以在考慮現在去照會不會太早, 而不能照出來, 如現在太早照了又照不清楚, 我也沒有太多的金錢花費了, 所以關鍵時一般發病多久才照MRI, 才比較明顯, 請給點意見!

    如果關節疼痛了五個月,都不算短時間,磁力共振(MRI)一般可以偵測到早期風濕病變,但病人亦可以考慮接受較便宜的肌肉關節骨骼超聲波,看看有沒有風濕病變。

    • 2019冠狀病毒病
    • 檢查
    • 症狀
    • 系統性紅斑狼瘡

    大約10年前曾診斷為免疫力過高,吃了一年的藥物沒有改善就沒繼續追蹤,目前打了第一劑莫德納疫苗後有三天出現晨僵現象之後就穏定了,請問適合打莫德納第二劑嗎?會變成紅斑性狼瘡嗎?若免疫系統被打亂後會恢復正常嗎?

    建議你重新做一次免疫系統血液篩查,看看現在免疫系統的情況。再根據血液報告結果再建議處理方向。

    • 治療
    • 症狀
    • 痛症
    • 評估
    • 類風濕性關節炎

    30/4開始手指關節痛,朝早關節有d緊,今日5/5去睇街症,醫生話類風濕要6個月先知,所以冇抽血,話觀察下先,淨係開左消炎止痛藥,同冬青膏。 請問類風濕真係要6個月先知嗎? 咁我咪要痛6個月? 同埋萬一真係有類風濕,觀察6個月咁耐,會唔會拖延左治療令病情嚴重左呢?如果抽血係正常,咁係咪即係冇類風濕呢?

    根據美國及歐洲風濕學學會類風濕性關節炎分類指引,我們會根據患者的關節症狀(包括腫痛)維持六星期以上,配合臨床及驗血報告,方可決定是否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

    根據你的描述,你的症狀大約維持三至四星期。其實有很多原因都可以導致關節痛,可以首先留意日常生活作息是否有很多耗損關節的動作。

    建議關節症狀如果持續,可以寫轉介信到風濕專科,篩查是否患有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

    • 治療
    • 症狀
    • 痛症

    本人 66歲,女性, 去年3月雙肩周炎未癒,今天3月初某天早起全身關節僵硬及痛,已持續至今 (28/4),3月29號開始晨早右手不能屈曲並持續,繼而左手,4月8號開始服食 Acroxia 止痛,但左右手於4月中開始整天發麻,針吉,手掌紅,熱,掌心關節痛,手腕痛,日漸無力,不能開水樽蓋及其他需要用力的動作。雙腳亦有麻脹感,右腳底筋痛,髖,膝,肩,手踭關節附近有腫脹現象,附近肌肉痛…. 去年7月曾驗血發現 CK 指數高,2月曾覆診 CK未退, 但未有發現有類風濕+? 但我今年 3月已出現上述狀況,由於公院覆診未到期,現時不知如何是好?

    你的情況比較複雜,除了關節僵硬及痛,驗血還發現 CK (Creatine kinase, 肌酸激酶) 指數高,因已在公院覆診,相信醫生已知道你的情況。臨床上要病徵和化驗結果一同分析才能診斷你的問題是不是風濕科疾病,而近來你亦有肌肉痛及痳痺等病徵,如情況持續沒有改善,可找家庭醫生再轉介回公院,另也可以找內科或風濕科專科再評估。

    • 治療
    • 症狀
    • 評估

    本人20+女性,三個月前自從扭傷腳踝後,不知是否當時沒有妥善康復只看了數次鐵跌打+針灸,現時事隔三個月每早起身腳踝位置都會感到僵硬腫脹不舒適,而平日步行跑步是沒問題的不會感到痛,抽血檢查顯示anti-nuclear factor (positive 1.6) 現時醫生建食消炎止痛藥,但感覺成效不大,我還可以做什麼,看中醫會否比西醫好?

    根據你的情況,腳踝位不適已達 3個月,如未檢查可先做 X-光或關節超聲波檢查,了解腳踝位軟組織及筋骨有沒有創傷。ANA (Anti-nuclear antibody,抗核抗體) ,又稱 ANF (Anti-nuclear factor,抗核因子), 這一項檢查通常會作參考及初步了解病情,有助醫生診斷,但只靠ANA不能完全掌握情況。如有風濕免疫系統疾病的家族史,腳踝位腫脹不退,建議找風濕科醫生作詳細評估。消炎止痛藥可以暫時消退僵痛,但不建議長期服用。

    • 2019冠狀病毒病
    • 治療
    • 症狀
    • 類風濕性關節炎

    我上網睇過好多資料,這個病有機會係有細菌侵襲,激使免疫系統出嚟打仗,我上年7月尾打第一針,8月尾打第二針,復必泰,今年1月尾就開始有病徵,可能我係遺傳有 RA 因子,但一路 50 多年來都無事,因我連一支流感針都無打過,醫生,你覺得這個可能性是否很大呢? 這個病的指數會服食藥物後降低嗎?會有病人最後完全康復,無需服藥嗎 ? 由於係最近發生,本人現在非常擔心 ! 已在醫院排期,可惜還未收到排期紙 ! 又怕服藥後會有副作用,每天也在想這個病的事情,現在晚晚失眠 !

    有關新冠疫苗會否引發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或令病人病情惡化,日前研究顯示沒有相關證據。風濕科病人如病情穩定,接種新冠疫苗是有效預防新冠重症及死亡的方法。接種新冠疫苗後有輕微不舒服或關節問題,大都會在短期內慢慢康復,有些人可能會在需要時服食止痛藥或消炎藥物。

    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需要臨床檢查及化驗結果配合,有RA 因子並不能立即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如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醫生會為病人定期檢驗發炎指數,來評估病情及調校藥物。

    現今網絡上充斥大量健康資訊,大眾可以作為參考,但不一定適用於個別人士。你目前的情況,因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家族史,而開始有相關病徵,應儘早向家庭醫生或風濕科醫生求診,和醫生溝通商量,積極面對。

    • 2019冠狀病毒病
    • 檢查
    • 症狀
    • 類風濕性關節炎

    本人46歲, 打完第一針復必泰的兩週後, 有晨僵,同時有兩邊膝蓋和足踝關節問題, 蹲下很辛苦, 當時問醫生和打疫苗應該無關, 驗血結果 ESR, CRP 正常, 跟住打第二針之後, 關節問題上到手指關節, 一用力做事, 手指痛, 去睇私家類風濕科又驗血, 今次 ESR =45, CRP=3.8, 醫生說 ESR 高原因是我有貧血, 其實我只是輕微貧血, 血紅素是10.8, 而且一向都有點貧血, 但第一次驗血 ESR 是正常, 現在是45, 我擔心我是初期類風濕在發展中, 而且打完疫苗到如今已經個半月, 但關節依然沒有好轉, 每天服消炎止痛藥, 不知道是疫苗反應, 還是類風濕的初期。

    由於你關節痛的症狀持續,需要服用止痛藥去控制症狀,並且驗血報告的兩種發炎指數ESR及CRP都上升了,而又出現了輕度貧血,建議你盡量尋求醫生的評估,去排除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 檢查
    • 症狀
    • 評估
    • 類風濕性關節炎

    本人今年 50歲,女性,2021年8月中左手差不多同時出現母指弓彈手及手腕痛,已立即看骨科醫生,當時骨科醫生開了一個星期消炎藥,但弓彈手及手腕痛未有大改善。 直至11月中轉看另一位骨科醫生,骨科醫生指可能係類風濕關節炎,建議叫我照MRI找出原因,骨科醫生看完報告指應該係風濕問題,轉我看風濕科醫生。 係12月30日第一次見風濕科醫生,經初步診斷及睇MRI 片後,風濕科醫生表示 50% 有機會係類風濕,但實際情況必須經驗血看看有冇炎症等等才可得知情況。當日即時抽血及雙手照x-ray. 係1月6日再次見風濕科醫生看報告,風濕科醫生表示驗血報告 (RA factor, CCP, CRP 等)係全部正常,雙手x-ray顯示mild periarticular osteopenia. 風濕科醫生表示按報告我唔係類風濕,但留意雙手x-ray顯示mild periarticular osteopenia及 另一情況係有2成類風濕病患者係驗血中係驗唔出有問題。   作為follow up,我會係三個月後再次驗血(炎症方面)及留意右手會唔會有相同痛症。 風濕科醫生表示現在係當筋膜炎,俾左30天消炎藥消用來消退左手手腕痛,並須要好好保護隻左手。 由2021年8月中至今(2022年1月),只係左手出現病徵(母指弓彈手及手腕痛),右手及其他關節並沒有任何痛症。 請問現在情況(特別係x-ray顯示mild periarticular osteopenia),是否有類風濕關節炎問題,謝謝。

    照以上情況評估,不能診斷你已經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因為這疾病的特點是關節持續發炎。
    同意繼續觀察症狀,如果發炎症狀愈趨頻密及時間愈長,則要再由醫生評估最新的狀況。

    • 檢查
    • 症狀
    • 類風濕性關節炎

    本人男性,42歲,一向不煙不酒,飲食均衡,定期運動,沒有長期病患、家族遺傳病及嚴重受傷等。 最近一次驗身報告中,看到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達 80.8 IU/mL (報告提到正常應為30左右),也曾在去年約兩星期間,左手曾有一節無名指有短暫輕微的「晨僵」(右手從來沒有),但兩星期過後便沒有了,近來便沒有了。 請問我應該如何處理好?

    在臨床上,類風濕因子呈陽性反應並不等於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仍然需要視乎有沒有持續出現關節發炎的症狀。故此我建議你觀察以上的症狀,如果繼續出現就需要進一步尋求醫生的意見。

    • 乾燥綜合症
    • 症狀
    • 痛症

    醫生你好,本人母親68歲,她︰ 1) 5月尾時開始頭痛,手腳出現紅點,眼睛異常痕癢/感覺有異物,亦有肚瀉; 2) 6月頭時曾經發燒及左膝腫痛+積水入院,骨科醫生懷疑Septic Arthritis, CRP曾高達204, ESR 96,但關節液卻種不到菌,抽關節液及注射抗生素後便出院,服食一個月Augmentin; 3) 出院後間歇頭痛及低燒 (37.5-38)及後第二、三次入院亦找不到病因,出院後左膝痛稍稍改善但8月又再輕微踵,之後又好轉; 除了膝痛,左腰亦開始痛,眼睛感覺越來越乾,視力轉差,家人再三堅持醫生才肯轉介風濕科,老人家感覺十分委屈難受。 想請教仲有冇d咩測試/驗血要做? 有d咩自身免疫疫病ge可能?乾躁症?藥物性狼瘡? 公立風濕科排期診要等好耐, 期間有d咩可以做去避免情況惡化? 我地會考慮看私家風濕科同眼科,想請教睇眼科需要先與風濕科醫生協調嗎?因為唔知係咪要驗眼先可以食Plaquenil等藥物, 同埋係有d風濕病例如乾燥症ge診斷必須驗眼?

    建議可以由風濕科專科醫生及眼科醫生跟進,特別是眼部出現了一些症狀。而眼乾燥症是可以由眼科專科醫生作出檢驗。至於在進一步檢查及用藥方面,可以由專科醫生在評估後再作決定。
    由於這專欄只提供風濕病疾病的資訊,抱歉未能因個別個案將作診症評估。

    John Doe

    M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