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
基金會的義務醫生會回答你的問題,但資料及內容只供參考,並不能取代主診醫生的專業意見或診斷。請聯絡您的主診醫生並向他提出您的疑問。
提問
本人於07年9月開始發現雙足腳指公有些麻痺的感覺,到10月,手指也開有麻痺和身體各部位有被針剌的感覺,很輕微,到12月,雙手掌開始麻痺和輕微痛,且身體感覺很寒,是由內寒出來,所以穻很多衣服也不會熱.中途也有看醫生,他也不知什麼原因.也有做身體檢查, 發現頪風濕指數較高, 但醫生說沒事.但以上証狀還是持續, 沒有停止,至本年3.4月開始足二旁開始輕微痛,且前足有些麻痺感覺,有時手前端和下肢感覺根拉得很緊的..這二天感覺更大,整條手和腳也有麻痺的感覺,中醫生說和月經來有關, 由之前也有看中醫,他說我血液循環不好血淤血塞...叫我找風濕專科醫生檢查....我想問我是否有風濕病...此証困擾我很久了... 故來信問之...
以你目前的徵狀,並不能診斷為患有嚴重的風濕病;但若你的徵狀持續的話,你可向風濕科專科醫生求診。
本人妹妹於上星期開始身體出現紅疹主要出在大腿附近,但看醫生打了針後情況改善了很多,但近日雙手開始疼痛並發軟無力,尤其以手腕和手掌痛得最為嚴重,請問這是否風濕病的一種,可以尋找哪些治療?
手部關節炎可能在感染病毒後或因藥物敏感而出現,並可能持續數星期。反應性的關節炎也可能成為慢性關節炎。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也許對紓緩關節痛會有所幫助。你的妹妹應該向她的醫生求診。
两個多月前,本人左手拇指關節位突然紅腫,不能屈曲,相當痛楚,稍用力也很痛,医生說是彈弓手,吃两個多月消炎止痛药,至今一點好轉也沒有,我應怎辦?怎樣去治療?請給我指示幫忙。本人56歲,主婦,日常有運動。
在患處注射類固醇是可用作治療彈弓手的。你應向骨科醫生或風濕科醫生查詢。
醫生你好,我自己本人身體的關節經常游走性的痛楚及發炎及紅腫,已有好幾年時間。期間曾經多次向多間醫院檢查及驗血,但是該驗的都驗過,就是找不出病因,因為我到現在都找不出它發病的基制,一般都是在腳部關節為主,而且一出現痛楚時,大約2小時就會痛得不能走動,而且幾天就發作一次,痛到要食止痛藥。 我想可能得了類風濕關節炎,但是我已有這痛4、5年,很少會出現晨僵,關節也未出現變形的情況,但現在發作得越來越密,有時候我站得久關節也會發炎,而發炎及紅腫的關節每次位置都不同,我吃的止痛藥是 indomet-ratiopharm 25,會對身體有害嗎? 我要去驗什麼才知道我有什麼的疾病?謝謝。
你的臨床徵狀類似反覆發作性風濕症。一些患者可能發展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另一些則會繼續有偶發性關節炎。在有需要時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對紓緩症狀也許會有幫助。患者若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可能會出現消化性潰瘍(胃潰瘍)、高血壓及腎損害等副作用。現時在治療反覆發作性風濕症方面,尚沒有一些對照研究。一些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如抗瘧疾藥(hydroxychloroquine)及柳氮磺胺(sulphasalazine)對預防疾病發作及減少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可能會有幫助。你也許需要向風濕科專科醫生求診。
我爸爸的手指頭經常覺得麻痺,他一直都有尿酸的問題導致他的關節很痛甚至腫起來,請問手指麻痺是否受到尿酸或風濕有關呢?
當慢性痛風症影響手腕時,可能會導致腕管綜合症。腕管綜合症是指正中神經在手腕部位受到擠壓後產生的徵狀,包括拇指、食指及中指痲痺及拇指對掌肌無力。神經傳導測試可以診斷是否患上腕管綜合症。
本人患有紅斑性狼瘡已四年,現在情況穩定,但皮膚有雷諾氏問題,手臂有紅斑突起且深色,遇冷變深色。巳經看過多次醫生,但情況依舊。請問皮膚問題會否好轉呢?會有印嗎?
在沒有看見病人的情況下是難以肯定你的手臂皮膚出了什麼問題。根據描述,你的皮膚問題似乎是重複發生但屬良性。假如你的情況持續且未能確診是什麼疾病,你可請你的醫生轉介你看皮膚科醫生。
我一對腳的膝蓋上方不時出現紅、腫和痛的徵狀。但驗血和X光線檢查結果並沒有異樣,故現一直未能確診。此外,我的手腕關節亦出現痛楚,但沒有紅腫或表面傷痕,而事前亦沒有受傷。我近年半內亦近視大增,由150度到現時375度。我是否患上特發性關節炎? 我應如何處理?請問我可以請醫生替我做那些檢查呢?
你所描述的情況類似是“再發性風濕病”,此病的特徵是急性關節炎和關節周圍反覆發炎,發作間歇期內無任何症狀,而X光檢查則無特異改變。一些病人可能會發展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另一些病人則會持續多年有間歇性和遊走性的關節炎。如果類風濕因子及抗CCP抗體測試呈陽性,則很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對於治療再發性風濕病於病發期的關節發炎和疼痛,醫生通常會用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作為第一線治療方法。
近視與關節炎或風濕病並無關係。
何謂風濕病和關節炎?
風濕病(Rheumatic disease)是泛指影響骨骼、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經等的一組疾病。常見的共同病徵是患處出現發炎(即有紅、熱、腫、痛等徵狀)、僵硬及關節活動能力降低。有部分風濕病甚至會影響患者身體的其他部分,包括皮膚、眼睛及內臟器官。現時列入風濕病的疾病有超過一百五十種。
關節炎(Arthritis)顧名思義是指關節發炎。雖然關節炎可分為多種不同類別的關節炎,但所有不同種類的關節炎都是屬於風濕病。
多種風濕病中,很多是以關節發炎為主要症狀,但風濕病卻不只限於關節炎,也不是所有風濕病都會關節發炎或疼痛。例如風濕病中有一些叫做結締組織病,因為它們影響患者身體的結構組織和內臟器官。另外有一些風濕病被稱為自身免疫病,因為患者的免疫系統出了毛病 ─ 本來是保護身體免受病菌感染的免疫系統,卻倒過來攻擊患者自己身體原是健康的組織。
由於關節發炎是很多風濕病的主要症狀,所以很多時很多人都會將關節炎理解為相等於風濕病。無論風濕病或關節炎,也是一組疾病的統稱,而當中涉及的疾病是有百多種的。不論男女,均可能患上某種風濕病,而患者可以是老人,年輕人,甚至是小孩。
我女兒現4歲,從少她便會間中說腳的關節會痛,通常是在晚上睡覺時,我們會替她用止痛葯膏按摩,然後她才入睡,我最初以為她只是想我幫她按摩才睡覺,但她曾經是半夜三更哭說腳痛,所以我知道她不是說謊了,她是真的痛到醒才會這樣,而她每次痛的位置是不同的,但都是關節,有時是膝,有時是腳眼,有時是腳趾,間中有時在手腕,很其怪。我也曾帶她去看中醫、西醫,西醫都是給我止痛膏,他說沒什麼,如要再跟進便要去照,但建議小童最好大些才照。中醫說血氣不足。請指教小女是否風濕病?
據你描述,你女兒的情況有可能是兒童生長痛。
兒童生長痛,多發生於3至10歲,疼痛出現於膝蓋以下的小腿位置,成因未明。孩子通常在晚上吵嚷小腿疼痛,疼痛是間歇性發生及短暫的,有時是左腳,有時是右腳,一般不超過12小時,當孩子睡醒後,痛楚便會消失。正常的兒童生長痛有以下特徵:
1. 痛楚間歇性只在晚間發生;
2. 一般不超過12小時;
3. 只發生在小腿或單側小腿,沒有影響關節;
4. 身體其他部位並無任何不適;及
5. 疼痛位置沒有腫、熱或紅疹等發炎徵狀。
若小孩有以上臨床病徵,可經家庭醫生轉介,由兒科專科醫生確診孩子是否有兒童生長痛。此外,家長可以熱毛巾輕敷孩子小腿位置,進行按摩,紓緩痛楚。待孩子長大至13、14歲,小腿疼痛便會逐漸消失,家長不必過份擔心。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的小腿疼痛不符合以上情況,便不可掉以輕心,因為小腿疼痛可能是一些疾病如白血病、腫瘤、關節炎及骨髓炎等的先兆,應盡快求診。家長應教育孩子培養均衡飲食及適量運動的習慣,保持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