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
基金會的義務醫生會回答你的問題,但資料及內容只供參考,並不能取代主診醫生的專業意見或診斷。請聯絡您的主診醫生並向他提出您的疑問。
提問
兩隻尾指首節彎曲,且有輕微紅腫疼痛,發力時特別痛,開始影響日常生活。看政府普通科,醫生說是退化,沒得醫,要嘛搽些藥膏或吃止痛藥,請問還有什麼辦法?
手部骨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 的治療方法實在主要是以止痛藥減輕症狀。目前並無有實證根據可改善病情的藥物以治療骨關節炎。不過手部骨關節炎的發炎程度通常趨向溫和,並應會在數年後有所改善。
你好,本人今年42歲,於2011年1月確診患類風濕關節炎,雖已用藥差不多一年半,但病情仍然反覆,醫生說應一早採用生物制劑(因本人之滴數-醫生說是變型指數)但本人曾於1991年及1994年患上肺結核(已康復),但醫生指出生物制劑會引發肺結核菌,那是否沒有方法改善病情,本人今年才42歲,真的不希望關節那麼快變型,希望醫生能給予一些意見,謝謝!! 心急人澳門李小姐
有已治癒的結核病病史並不是會絕對禁用生物製劑作治療。可是當用生物製劑作治療時,你必須由你的醫生緊密監察病情。
本人右手手肘發炎腫脹持續四年之久,兩年前看專科驗血為類風濕關節炎,因醫生只建議做手術切除發炎的組織,而我不接受並轉向中醫求診, 可惜結果不理想. 兩星期前我再看專科驗血得出結果RA factor # :225, Anti-CCP#:20800, ENA:SS-A(RO)#: Positive. 現正開始服用Methotrexate 2.5mg (4 tablets a week), Folic acid 5mg (2 tablets a week)& Isoniazid 100mg (2 tablets a day),另醫生更安排吊針用葯 -Infliximab. 其實我十分之擔心,我的症狀是否非常嚴重?比起其他同症的人,我只是一個關節有問題,會否隨時爆發呢?除以上的葯,有其他的用葯嗎?我亦在網上看到這些葯是治療癌症用的,那我的身體會否變得虛弱?會有後遺症嗎?
似乎你是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但主要是一邊手肘受累。這亦是考慮滑膜切除術治療單一關節發炎的原因。藥物甲氨喋呤(methotrexate)是另一治療選擇。患者通常會嘗試最高劑量的甲氨喋呤治療三個月看看療效,才考慮加用生物製劑因福利美(Infliximab)。以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如甲氨喋呤)或生物製劑作治療的病人也許較易受到感染,例如結核病。你應由你的風濕科專科醫生緊密跟進病情
我媽剛確診硬皮症了...病發約差不多一年, 病發時雙手腫脹疼痛 目前情况良好, 心肺腎等功能正常, 雙手也差不多回復正常了......但我上網查了一下資料, 據說硬皮症患者五年生存率低於五成啊...... 我很害怕, 這是真的嗎? 現在有沒有能改善硬皮症病情的生物製劑呢? 為了幫助我媽媽, 任何可行的療法我都會考慮嘗試的!
近年硬皮症的存活率已有所提升,尤其對那些病情影響腎臟的硬皮症患者及早使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一近期研究報告指出硬皮症患者5 年的死亡率是10%,10年的死亡率是18%。似乎你媽媽的病情並沒影響心/肺/腎,她的預後應較好。重要的是你媽媽須由風濕科專科醫生緊密跟進病情,以決定進一步的治療。目前,以生物製劑治療硬皮症仍在研究中。
本人剛得到的染血報告,抗核因子是Positive(Titre 〉1000 Nucleoli granular),而去年是Titre 〉320 Speckled pattern),血沉降率是33mm/hr,去年是17mm/hr,而血紅蛋白是10.0g/dL,與去年一樣。至於ENA IgG Ab (by IB)全是not detected.醫生說我是膠原病,而去年只是不明顯的膠原病。請問這樣的情況是否代表很有機會患上類風濕關節炎?因我的手指在入冬後,除了指尖變白外,還有手背和手指也腫了。
你的臨床表現:抗核抗體(antinuclear antibodies, ANA)呈陽性、貧血、關節炎和有雷諾氏現象;屬未分類型結締組織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你應繼續覆診和由你的醫生跟進病情,看看你的情況會否進展為一種特定的結締組織病。
請問 因家母初食METHOTREXATE TABLET 2.5MG +FOLICACID TABLET 5MG 有不適反應 e.g. 頭痛/出疹/嘔心etc. 現政府醫生改開另一隻SULPHASALAZINE ENTERIC COATED TAN 500MG, 但亦有些副作用反應,想知2 者比較, 而家母同患老人抑鬱 是否對藥物特別敏感同較難忍痛. THX
MTX(METHOTREXATE)比SSZ(SULPHASALAZINE) 能較快開始有治療效果,但當藥物療效穩定後,SSZ的副作用則比MTX少。抑鬱患者或會有較多症狀,而那些症狀與藥物治療可能有關或無關。良好的醫患關係和溝通對決定進一步的治療計劃是重要的。
請問: 美國"Neprinol"對於類風濕關節炎是否有助? 有副作用嗎?生產商網址: www.arthurandrew.com/human-formulas/neprinol/ 謝謝.祝好.
這產品是一種營養補充劑而非註冊藥物,我們並沒有其他獨立資料,請參閱製造商所提供資料。
你好.刚刚看了东张西望说香港有种生物制剂可以有效地控制银屑病关节炎,是不是真的?我家人得了银屑病好多年了最近几年更加有了关节炎.两脚疼得走路都有问题, 严重影响生活.现在心灰意冷!他知道银屑病不能根治,现在只想让恢复一些行动能力.另外我是广州的可以加入你们一些银屑病的网上协会互相交流一下吗?
有多類藥物一直用作治療銀屑病關節炎,包括非類固醇消炎藥和傳統的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如甲氨喋呤)。倘改善病情抗風濕藥未能對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那麼生物製劑(如抗腫瘤壞死因子)或許會有幫助。使用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和生物製劑作治療的患者應定期由風濕科專科醫生跟進,以監測病情進展及藥物副作用。若要更多相關資訊,請瀏覽本網站內有關銀屑病關節炎和銀屑護關會的資料。
Hi, I heard that glucosamine is good for pain in osteoarthritis. Is it good for other reasons of joint pain? Also, for healthy people with no joint pain, is it good to take it regularly e.g. daily to keep the health of joints? Many thanks
葡萄糖胺通常被宣傳作為輔助治療骨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的健康食品,但有研究證實它在改善關節疼痛和功能方面的療效比參照組使用安慰劑的沒有多大分別。儘管葡萄糖胺可能無效,但服用葡萄糖胺的危險性是極少的。如果患者想嘗試這類藥物,可按葡萄糖胺用作研究的劑量服用,即一日三次,每次500毫克。而對貝殼類食物敏感的患者不應服用葡萄糖胺。
本人的母親已患類風濕關節炎多年, 亦曾於雙手手腕動手術, 現因病情反覆, 醫生建議可注射生物製劑, 但由於有多種選擇, 而醫生只指出其分別在於靜脈注射及皮下注射, 及價錢分別!! 故希望能否給予本人多一些資料這幾種藥物之成效!! (本人母親之類風濕因子是-ve) Actemra, Remicade, Orencia, Simponi, Enbrel, Humira....懇請幫忙!! Thank You!!
生物製劑應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研究發展迅速。可是,目前並沒有研究就不同生物製劑之間在相關治療上作出直接比較,以作為選擇指引。
抗腫瘤壞死因子(Anti-TNF)製劑是最早被確立的生物製劑,用作治療儘管已使用傳統改善病情抗風濕藥 (如:甲氨喋,Methotrexate),但病情仍持續活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現時在香港可買到的抗腫瘤壞死因子製劑有4隻:Remicade、Enbrel、Humira和Simponi。 Remicade是通過靜脈注射給患者,而其他的則是經皮下注射。一般而言,有關抗腫瘤壞死因子製劑的藥物試驗報告指出,參與試驗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當中約50%有明顯改善,而 15%可達至疾病得到緩解。
若患者試用兩隻抗腫瘤壞死因子製劑後,病情仍得不到改善,則可考慮試用較新的生物製劑,如Actemra (抗第六型細胞激素抗體,anti-IL6), Orencia (T細胞共激活調節劑,Abatacept) 和 Rituximab (抗CD 20抗體,anti-CD 20) 。就轉換生物製劑、監測病情進展和併發症,患者應請教風濕科專科醫生。
东张西望说香港有一种新出的针水是可以治疗的,我忘了叫什么,好像叫什么生理物制剂,他说一年就可以治疗好了。请问这叫什么,有效吗?
生物製劑是泛指不同的重組抗體(或蛋白質受體),以針對性對抗疾病發炎過程所涉及的特別分子的一種標靶治療。例如:抗腫瘤壞死因子(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製劑,是用作治療對使用傳統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無效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使用抗腫瘤壞死因子製劑治療的患者必須由他們的醫生緊密監察病情進展和藥物副作用。一些患者(但不是全部)在接受生物製劑治療12個月後,疾病可達到緩解。
我媽媽隻手已經腫到不能伸直,仲會皮膚爆裂,十隻手指都包晒膠布,之前已經週圍求診,得知有一種針可以醫好,請問邊到有得睇?急..謝謝
就你的描述,不確定你媽媽是有關節問題還是皮膚問題。媽應向自己的家庭醫生求診,並看是否有需要轉介往內科或皮膚科的專科醫生跟進。
你好,本人母親46歲,之前因面部敏感做了身體檢查 發現一下指數 紅細胞沉降率: 20mm/hr 類風濕因子測定: Positive up to 1:32 dilutions 此外媽媽空腹血糖輕微過高: 6.7mmol/L 乙肝表面抗原: Positive 乙肝E抗體: Positive 其他指數正常 媽媽沒有類風濕症狀,沒有硬直和關節痛,會否是其他疾病引致高血沉降及類風濕因子 請問媽媽是否需要到風濕專科私家醫生或公立醫院檢查,假如到公立醫院風濕科是否需要輪候很長時間 謝謝你的解答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與類風濕因子呈陽性是有關聯的。你媽媽應徵詢自己的家庭醫生看看是否有需要轉介往醫管局的內科專科診所,新症就診的輪候時間通常頗長。就你所述情況,並無跡象顯示你媽媽需要見風濕科專科醫生。
數月前,醫生要我驗Anti-CCP IgG,得出的結果是11,正常值是少於20,這樣的數據,是否反應著我並不是患有RA?是否可以停藥?
患者的抗環瓜氨酸基肽抗體(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Anti-CCP) 檢驗結果若呈陽性,很大機會診斷為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但患者的Anti-CCP檢驗結果倘呈陰性,也不能排除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可能性。患者若持續兩個月關節沒有腫痛和血清檢驗正常,這可界定為類風性關節炎得到緩解,那麼患者或可逐漸減藥以至停藥。你應與你的醫生商量是否可以和何時停藥。
醫生你好, 家母81歲,有糖尿病40年。早前10月尾至11月感冒,看了4次醫生也未康復,最後看了一位醫生聽到她心臟有雜音,續寫了信給她去急症室。我們於11月9日去了荃灣某急症醫院,醫生初時話係心臟衰竭第二期要留院,但上了病房抽血驗出心臟烤素高了,所以為她打通血管針(每日2支,打了5日),控制她的水量(每日只可飲1-1.2L)及服食阿士匹靈、去水藥。 但問題發生了,過了2日,她的左膝腫痛、膝蓋發熱、不能屈曲,脹大及無力。為她照X-ray話佢膝蓋退化,只給她止痛藥,但她入院前還行動自然,還可以工作,點解會咁? 但更差的是她在11月25日開始發燒,38度上下,醫生又再開退燒藥及抗生素,但都無退燒,無止痛! 再驗血,11月30日報告顯示尿酸指數高了,12月1日又再轉藥,開了另一種尿酸藥給她。 現在我們很混亂,請問: 1. 是不是控制她的水量(每日只可飲1-1.2L)及服食阿士匹靈、去水藥引至她出現痛風症? 2. 痛風症是否病發了便不會康復? 3. 痛風症會發燒嗎?如果不會燒那她是風濕關節炎嗎? 4. 如果她一定要長期食阿士匹靈及控水,咁痛風會更劇烈嗎? 5. 痛風要多飲水把痛風沖出,但心臟要控水避免積水,應點平衡? 6. 還有什麼要化驗及注意或問醫生? 7. 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幫到她? 謝謝解答
痛風是可與一些急性內科疾病和藥物(如亞士匹靈和利尿藥)有關聯的。而急性痛風與發燒或許會或不會有關。處理痛風包括用藥物治療急性痛風關節炎、預防痛風關節炎復發和降低血尿酸含量。治療急性內科疾病和控制關節痛對促進患者復康是同樣重要。請瀏覽本網站內有關痛風的更多資訊。就你母親的病情若你有進一步問題,你亦應向她的主診醫生查詢。
你好,我也受痛風困擾。 我知道痛風對腎臟會造成影響,我想知道,是痛風病本身對腎臟造成危害,還是痛風葯對腎臟有所影響。 謝謝!
痛風是因為血液中尿酸含量過高所致。當腎臟沉積尿酸結晶體,會令腎臟受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是常用於治療痛風的藥物,但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有可能會損害腎功能。請瀏覽本網站內有關痛風的更多資訊。
醫生你好, 本人二十七歲,十二歲起於下雨前右腳膝蓋及大腿關節,會痛幾小時至半日,除此之外別無其他,而且行動自如。請問需不需要睇醫生?
你的臨床徵狀類似反覆發作性風濕症。你的關節痛屬輕微並且關節功能持續超過15年保持正常。你的情況似乎不需求醫,除非你的關節病情轉差。
本人是頪風濕病人,現食以下藥物 頪固醇 5mg 早上一次 arcoxia 90mg晚一次 methotrexate 12.5mg 一星期一次 sulphasalazine 每日兩次每次兩粒(每粒500mg) methotrexate 由26/8 開始食 sulphasalazine 由12/10 開始食 比起未食藥己由10級痛去到現在3-4級痛,但某關節仍由腫痛,所以醫生建議我如到十一月仍有痛和腫,最好用生物製劑,想請教如下 1.現在食兩種風濕藥,是否冇效? 2.用生物製劑是否十分重症先用?(既用多隻風濕藥無效才用) 3.用生物製劑是否一發病己可用?但因生物製劑副作用十分大,咁早用會否有太大副作用?反而試多兩隻風濕藥先無效才用好? 4.因生物製劑價錢十分貴,如只打一個療程,再用回風濕藥,會否病情會差過未用生物製劑前 ? 5.病情控制好,其實是指什麼?(要否再食藥 ? 或打針 ) 謝謝
1.Methotrexate 和Sulphasalazine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傳統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約20-30%患者的病情在服用這些藥後可得到緩解。但一些患者服用某種改善病情抗風藥後,病情可能只部分受到控制。
2.當使用傳統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後,仍未能將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疾病活躍程度降低,目前的治療方法是使用生物製劑,例如抗腫瘤壞死因子製劑。疾病活躍程度的標記包括:腫脹關節的數目、觸痛關節的數目、血液中的發炎標記和患者總體疾病規模。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早期得到緩解,可降低患者關節受破壞的程度。
3. 生物製劑是昂貴藥物,使用此類藥物的患者需要接受緊密的監測,以防出現副作用。就患病初期使用生物製劑的指引正在改變中。目前,大部分患者在使用生物製劑之前,會先以3至6個月時間用至少1至2種傳統改善病情抗風濕藥來作治療。
4. 患者使用生物製劑1年後,若病情受控理想,可以停用生物製劑。但一些患者在停用生物製劑2至3個月後,病情可能會再度活躍。
5. 如果持續至少2個月,患者沒有疲勞、沒有腫或觸痛的關節,以及血液發炎標記正常,那麼病情便是得到緩解。此情況下,可以多個月時間來逐漸減低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的服用劑量以至停用。
醫師您好!我父親患類風濕6年之久,每遇下雨天,關節等都其痛無比,我與母親甚是擔憂,有試過很多方法都未有明顯的效果,唯一一點是在吃了某些藥品后要以減輕疼痛感,但近年我父親拒絕再吃治療疼痛類的藥品,不知您可否推薦一些可治療此類癥狀的藥品,望回復,多謝!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包括:簡單止痛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類固醇、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和生物製劑。這些藥物必須由註冊醫生處方,而當患者正服用這些藥物時,其身體狀況亦需由他們的醫生監察。就你父親的病情,建議向風濕科專科醫生求診。
你好醫生, 本人身體狀況一直都不太好,已維持了一個月到了,7月中時發燒更令我辛苦得不能入睡,退燒之後本人的肋骨一直都痛起來(但本人其實沒什麼咳的,相信不會是咳整傷), 近這幾天肋骨突然又不痛了,但身體狀況仍是不太好,一直都仍像感冒似的,畏寒,精神不好。近幾天肋骨不痛了,但肌肉,關節及骨痛起來(包括滕,肩),通常在躺下來的時候更不舒適,有時更會發麻,左手中指近指尖的關節昨天也有些痛, 但驗身報告顯示白血球,中性白血偏高,紅血球指數偏低,醫生說可以身體某地方在發炎或感染,但類風濕關節炎因子的顯示為<8,醫生說是正常,但本人仍是很擔心,不是身體那部分出現問題,因知道很多人感冒久病不好,繼而罹患此疾,本人book了星期一到私家診所去看風濕專科醫生,但照本人目的情況有這個需要嗎?還是先看普通科醫生?
如果你的症狀持續超過數星期,向風濕科專科醫生求診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