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
基金會的義務醫生會回答你的問題,但資料及內容只供參考,並不能取代主診醫生的專業意見或診斷。請聯絡您的主診醫生並向他提出您的疑問。
提問
食d 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食物/中藥會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有幫助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免疫系統失去平衡引致的疾病,由於患者的免疫系統太強,認錯自己身體的正常組織(關節)為外來抗原而作出攻擊,引致關節發炎。所以如果病人想吃一些再增強免疫系統的食物/中藥,最好先與主診的風濕科醫生商討適合與否,才能使用/進食。
您好,我係AS患者,我正準備轉打生物制劑,已做了前期檢查,報告出了有隱性肺癆菌,剛開始食藥治療,由於我多年前曾經有肺癆病及哮喘,在揀針時如果揀打抗腫瘤壞死因子肺癆復發機會是否大過揀白介素17?因為經濟考慮我比較想打TNF的相似劑,但又怕肺癆復發
縱使數字上打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anti-TNF) 肺癆復發機會是比打白介素17的機會多,但並不代表曾經有肺癆的病人一定不可以打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而事實上不少病人要由經濟考慮選擇打anti-TNF的相似劑。用藥前,主診醫生會安排病人照肺部X光,而且開始打生物製劑後大概每年也會替病人複檢肺部X光,及早識別有沒有肺癆復發的跡象。但當然病人比較適合哪一隻生物製劑,仍然是要靠主診醫生按每個病人身體的狀況去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本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這三年來一直食Olumiant (Baricitinib), 一日一粒, 我在2023年1月2日確診新冠肺炎, 本人去年2022年2月打了第三針復必泰, 想問我應不應該打第4針? 如可以的話, 應該何時才可打第四針?
因你在服用Olumiant,建議先詢問你的主診醫生,在目前的健康狀況下有沒有其他因素會影響打第4針,才作決定。
而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的建議,曾打3針復必泰而免疫力弱人士,應可於康復後90天打第4針。
詳情請參閱: 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pdf/recovered_3_CHI.pdf
你們好,我於15/10/2022確診風濕性關節炎,我有網球手,哥以夫球手,肩周炎,腳底根膜炎,請問這些問題是否跟風濕性關節炎有關呢? 此外,在飲食,生活,運動上如何配合改善呢?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身免疫系統攻擊關節引致發炎,產生的痛楚是發炎性質, 反之,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肩周炎、足底筋膜炎是勞損性,所引致的勞損性痛楚跟發炎性痛楚有所不同。發炎性的痛楚,通常在長時間靜止,例如睡醒後會感到僵硬及疼痛,要稍為活動才得以紓緩。相反,勞損或退化性關節炎及筋膜炎,在休息後痛楚會減輕,但活動後則愈來愈痛。如果你的勞損嚴重使你分不清痛楚是發炎性還是勞損性,可以考慮進行超聲波或磁力共振檢查,以助確定關節痛楚的原因。
至於在飲食、生活和運動上如何配合以助改善病情,可參考本會網頁內可供下載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冊子的第九至十二頁。
https://www.hkarf.org/wp-content/uploads/2022/04/2022_%E9%A1%9E%E9%A2%A8%E6%BF%95%E6%80%A7%E9%97%9C%E7%AF%80%E7%82%8E%E5%B0%8F%E5%86%8A%E5%AD%90-RA-booklet.pdf
本人有類風濕關節炎7年,每星期食一次12.5mg 甲胺碟朎,請問本人做眼睛白內障手術當日需要服用食甲胺碟朎,需要暫停或延遲嗎?
一般而言,單單做白內障手術是不需要停用MTX(甲氨蝶呤)的。如果有其他眼科手術一併進行,可能會有其他考慮。建議你可以在手術前再一次諮詢風濕科及眼科醫生。
你好,我想問類風濕關節炎,不可以吃什麼食物 ? 我曾聽過不可以吃髮菜,那麼紫菜可以吃嗎?謝謝你。
謝謝你的諮詢。
現在沒有科學文獻確切地證明食物會引致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反覆。因此髮菜及紫菜都可以食用。
本人28歲,女性,2016年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一向有食methotrexate,在2020年開始要加服自費生物製劑,至今都算穩定,故已注射2劑復必泰。然而於快測確診後過了17天仍然確診,病情反覆。雖已透過HA視像診症但服藥無效。 想了解一下是否因類風濕原因引致新冠肺炎一直未能康復?如是,我應該如何處理? 因病情反覆,時好時壞,本人也十分擔憂,希望可以藉此尋求一些專業意見。十分感謝。
謝謝你的諮詢。
類風濕性關節炎並不是引起新冠肺炎的成因。
不過如果在確診新冠肺炎期間仍然使用生物製劑有機會抑制免疫系統而導致新冠肺炎的康復過程延長。
建議你致電風濕科專科醫生或護士跟進現時的狀況,你或需要在新冠肺炎確診期間,暫停服用生物製劑,讓新冠肺炎完全康復後,才重新服用。
風濕專科醫生或護士需要向你問診,方可決定停藥的時間。亦需要平衡你的關節狀況。因此理應盡快聯絡他們。
30/4開始手指關節痛,朝早關節有d緊,今日5/5去睇街症,醫生話類風濕要6個月先知,所以冇抽血,話觀察下先,淨係開左消炎止痛藥,同冬青膏。 請問類風濕真係要6個月先知嗎? 咁我咪要痛6個月? 同埋萬一真係有類風濕,觀察6個月咁耐,會唔會拖延左治療令病情嚴重左呢?如果抽血係正常,咁係咪即係冇類風濕呢?
根據美國及歐洲風濕學學會類風濕性關節炎分類指引,我們會根據患者的關節症狀(包括腫痛)維持六星期以上,配合臨床及驗血報告,方可決定是否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
根據你的描述,你的症狀大約維持三至四星期。其實有很多原因都可以導致關節痛,可以首先留意日常生活作息是否有很多耗損關節的動作。
建議關節症狀如果持續,可以寫轉介信到風濕專科,篩查是否患有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
在這個網頁的文獻上找到關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疫苗的研究,請問是否真確的,謝謝 。https://scitechdaily.com/scientists-developed-an-experimental-vaccine-against-rheumatoid-arthritis-totally-disappeared/?fbclid=IwAR3BkSI8aE0hPR2gY9zxDziMssaPqrxQzAl093xx2AmLyuIa9Zl6RV6pl-0
網絡上的資訊很多,包括科學家對疾病的預防及治療的初步研究報告,但疫苗或藥物能成為醫療用途卻不是一份報告或發現就可以決定,科學家及研究人員需要不斷驗証,也需要在臨床上測試才能決定成效,副作用及真確度。市民可以留意醫學的最新發展,但不建議以偏概全,如有問題可以向醫護人員提出及詢問。
我上網睇過好多資料,這個病有機會係有細菌侵襲,激使免疫系統出嚟打仗,我上年7月尾打第一針,8月尾打第二針,復必泰,今年1月尾就開始有病徵,可能我係遺傳有 RA 因子,但一路 50 多年來都無事,因我連一支流感針都無打過,醫生,你覺得這個可能性是否很大呢? 這個病的指數會服食藥物後降低嗎?會有病人最後完全康復,無需服藥嗎 ? 由於係最近發生,本人現在非常擔心 ! 已在醫院排期,可惜還未收到排期紙 ! 又怕服藥後會有副作用,每天也在想這個病的事情,現在晚晚失眠 !
有關新冠疫苗會否引發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或令病人病情惡化,日前研究顯示沒有相關證據。風濕科病人如病情穩定,接種新冠疫苗是有效預防新冠重症及死亡的方法。接種新冠疫苗後有輕微不舒服或關節問題,大都會在短期內慢慢康復,有些人可能會在需要時服食止痛藥或消炎藥物。
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需要臨床檢查及化驗結果配合,有RA 因子並不能立即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如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醫生會為病人定期檢驗發炎指數,來評估病情及調校藥物。
現今網絡上充斥大量健康資訊,大眾可以作為參考,但不一定適用於個別人士。你目前的情況,因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家族史,而開始有相關病徵,應儘早向家庭醫生或風濕科醫生求診,和醫生溝通商量,積極面對。
本人72歲,患有類風濕關節炎7年,病情尚算穩定,每天食Arava10mg 和每星期Methotrexate 12.5mg。 1.本人於2月中打了一針新冠疫苗,但3月頭確診了新冠肺炎,由於屬於免疫力低群組,請問日後需要接種第二,三,甚至第四針疫苗會否不斷激起免疫力,影響病情? 2.本人準備打第二針,日後打針前後是否需要停Arava 和Methotrexate,以免影響抗體水平?
暫時有兩類群組可以打第四針:
1.60歲以上人士
2.由醫生證明屬於免疫力弱人士,如服用抑制免疫系統藥物
原因是兩類群組的人士可能在打完三針之後,血液裏對病毒的中和抗體水平可能比年輕人較低,而且隨着時間亦逐漸減少,故此建議在第三針後的至少三個月後,再打第四針,因此稱為加強劑。這樣不但沒有影響你的抵抗力,更能增加你對新冠病毒的保護性。
本人46歲, 打完第一針復必泰的兩週後, 有晨僵,同時有兩邊膝蓋和足踝關節問題, 蹲下很辛苦, 當時問醫生和打疫苗應該無關, 驗血結果 ESR, CRP 正常, 跟住打第二針之後, 關節問題上到手指關節, 一用力做事, 手指痛, 去睇私家類風濕科又驗血, 今次 ESR =45, CRP=3.8, 醫生說 ESR 高原因是我有貧血, 其實我只是輕微貧血, 血紅素是10.8, 而且一向都有點貧血, 但第一次驗血 ESR 是正常, 現在是45, 我擔心我是初期類風濕在發展中, 而且打完疫苗到如今已經個半月, 但關節依然沒有好轉, 每天服消炎止痛藥, 不知道是疫苗反應, 還是類風濕的初期。
由於你關節痛的症狀持續,需要服用止痛藥去控制症狀,並且驗血報告的兩種發炎指數ESR及CRP都上升了,而又出現了輕度貧血,建議你盡量尋求醫生的評估,去排除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本人72歲,患有類風濕關節炎7年,病情尚算穩定,每天食Arava10mg 和每星期Methotrexate 12.5mg。 1.本人於2月中打了一針新冠疫苗,但3月頭確診了新冠肺炎,由於屬於免疫力低群組,請問日後需要接種第二,三,甚至第四針疫苗會否不斷激起免疫力,影響病情? 2.本人準備打第二針,日後打針前後是否需要停Arava 和Methotrexate,以免影響抗體水平?
1. 你的情況比較複雜。首先感染了新冠肺炎就等於打了一針,所以你應該之後要打多一針。但第一針疫苗與確診感染的日子至少要相隔14天才作有效,否則第一針便當無效,即要重新打過。暫時感染了新冠肺炎的病友,即使正服用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最多總共仍只需打兩針。
2. 根據一些國際指引,如果在病情許可下,可以在打了新冠肺炎疫苗之後,暫停一星期服用Methotexate 及leflunomide,從而減低藥物對新冠疫苗效力的影響。
本人近日確診關節炎, 可能是類風濕性或銀屑病, 醫生表示都是一樣處方, NSAID 及Methotrexate 12.5mg, 話會壓抑免疫反應, 但近日疫情嚴重, 是否會減低扺抗能力, 另外是否需要終生吃藥?
雖然最近疫情嚴重,但處理關節發炎也是重要的治療目標,因為這樣才可以防止關節因發炎而受損。而預防感染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接受疫苗注射,避免社交活動及做好個人衛生管理。
本人今年 50歲,女性,2021年8月中左手差不多同時出現母指弓彈手及手腕痛,已立即看骨科醫生,當時骨科醫生開了一個星期消炎藥,但弓彈手及手腕痛未有大改善。 直至11月中轉看另一位骨科醫生,骨科醫生指可能係類風濕關節炎,建議叫我照MRI找出原因,骨科醫生看完報告指應該係風濕問題,轉我看風濕科醫生。 係12月30日第一次見風濕科醫生,經初步診斷及睇MRI 片後,風濕科醫生表示 50% 有機會係類風濕,但實際情況必須經驗血看看有冇炎症等等才可得知情況。當日即時抽血及雙手照x-ray. 係1月6日再次見風濕科醫生看報告,風濕科醫生表示驗血報告 (RA factor, CCP, CRP 等)係全部正常,雙手x-ray顯示mild periarticular osteopenia. 風濕科醫生表示按報告我唔係類風濕,但留意雙手x-ray顯示mild periarticular osteopenia及 另一情況係有2成類風濕病患者係驗血中係驗唔出有問題。 作為follow up,我會係三個月後再次驗血(炎症方面)及留意右手會唔會有相同痛症。 風濕科醫生表示現在係當筋膜炎,俾左30天消炎藥消用來消退左手手腕痛,並須要好好保護隻左手。 由2021年8月中至今(2022年1月),只係左手出現病徵(母指弓彈手及手腕痛),右手及其他關節並沒有任何痛症。 請問現在情況(特別係x-ray顯示mild periarticular osteopenia),是否有類風濕關節炎問題,謝謝。
照以上情況評估,不能診斷你已經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因為這疾病的特點是關節持續發炎。
同意繼續觀察症狀,如果發炎症狀愈趨頻密及時間愈長,則要再由醫生評估最新的狀況。
本人男性,42歲,一向不煙不酒,飲食均衡,定期運動,沒有長期病患、家族遺傳病及嚴重受傷等。 最近一次驗身報告中,看到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達 80.8 IU/mL (報告提到正常應為30左右),也曾在去年約兩星期間,左手曾有一節無名指有短暫輕微的「晨僵」(右手從來沒有),但兩星期過後便沒有了,近來便沒有了。 請問我應該如何處理好?
在臨床上,類風濕因子呈陽性反應並不等於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仍然需要視乎有沒有持續出現關節發炎的症狀。故此我建議你觀察以上的症狀,如果繼續出現就需要進一步尋求醫生的意見。
請問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軟組織風濕病、肌纖維痛,怎分別?有甚麼異同 ?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病,引發某些關節會有長期腫脹,需要用藥物去控制免疫系統,阻止不斷侵襲關節,造成發炎及破壞。
風濕關性關節炎: 可能亦是指類風濕性關節炎,但後者是正確的醫學名稱。
軟組織風濕病: 是一個較籠統的疾病名稱。泛指關節附近軟組織如韌帶、肌腱等的疾病,特別是發炎的一類疾病。
肌纖維痛:是另一類醫學疾病的名稱,與免疫系統無關。身體很廣泛地方都出現疼痛,並且會維持三個月以上。除了疼痛外,患者也感覺疲倦,甚至影響情緒。在醫治方面需要一些痛症藥物去紓緩症狀,並且加上一些非藥物治療方法如運動、物理或心理治療去輔助患者,減輕痛症所帶來的困擾。
我是類風濕病人, 病會攻擊我的中耳、肺、 腦等器官。現在病情穩定, 在服用5mg 類固醇和MMF ( Cellcept) 抗排斥藥,請問我能做激光美容嗎?
如果想接受光學美容,可能有一些不確定的效果,引發紅斑狼瘡症在皮膚上的復發,應要與你跟進的專科醫生商討。
未使用甲氨蝶呤前,炎症指數的確高出正常,所以醫生要求驗血。用藥後,醫生說有明顯減低,達可以接受水平,不過醫生並沒提及是否到正常水平。 另外,我仍有些疑問想了解清楚,女性的經期與荷爾蒙改變是否有可能影響免疫系統而引發類風濕關節炎?請問有沒有類似案例出現過?如是,是否使用甲氨蝶呤都不會有幫助?婦科會有其他藥物幫助嗎? 最後,想知道普遍類風濕的病人在惡劣天氣,會否感到關節情況變差?飲食上有需要戒口嗎?
如果發炎指數降到可接受就水平,亦是反映藥物的療效,至於能否有更好的效果,則需要與主診醫生商量,平衡藥物及其副作用的風險,取得最佳的效果。
至於女性荷爾蒙與類風濕性關節的關係,這是一個學術研究的問題,例如女性患者較多。而在懷孕期間,關節炎病情可能較穏定。這病症也在女性患者在更年期後,有較多初次發病的機會。但無論如何,女性荷爾蒙只可能是影響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其中一個小因素,所以暫時都不會以控制荷爾蒙的藥物去治療類風性關節炎。
我遇到很多病人都感覺到天氣及濕度對關節炎的病情有所影響。既然是他們的感受,我絕對會相信,雖然暫時不能有足夠的科硏報告證實這論點。
至於是否需要戒口,亦遇上了不少個別病人感到吃過某一類食物會感到不舒服,關節痛多了。我的建議是如果這是你確實的經驗,那便不選取這些食物吧!因為仍有很多其他的食物可以選擇。但在整體醫學硏究上,暫時沒有建議某一類食物是絕對需要避免。仍然建議一個以均衡的健康飲食為原則。
本人之前因腳痛前往急症室求診,骨科醫生說我的左邊髖關節嚴重退化,近乎骨磨骨的情況,而右邊情況正常。由於我以往沒有任何創傷記錄,骨科將我轉介內科,進行各種抽血,和MRI的檢查,以找出退化的原因。內科抽血結果顯示我有RA的因子,另外除了左邊髖關節有明顯受損和血液有RA因子,我幾乎沒有其他類風濕特徵,不過醫生想我試一下類風濕的藥物(甲氨蝶呤)。直至現在,我已經用藥差不多1年半,情況依然反覆,痛楚依舊,我開始懷疑到底我是否真的患上類風濕關節炎,有RA因子等於有類風濕嗎?我應該提出再作其他檢查嗎?另外,請問過往有案例是關於子宮內膜異位與類風濕嗎?
據我所知,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子宮內膜移位沒有直接的關係。你只在一邊的髖關節有問題,而其他關節卻沒有影響。這的確與一般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有所不同。你可以問醫生關於你的血液的發炎指數是否正常。一般當患者發炎時抽血檢驗顯示的發炎指數都會上升。而關節痛楚亦可能與關節已經受到損壞有關,所以如果情況嚴重,可能需要轉介骨科醫生,再作評估是否需要進行關節置換手術。